当前位置:组织建设 > 组织动态 > 内容

安徽省口腔医学会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工作总结
        在安徽省科协、省民政厅和省卫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安徽省口腔学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化学会改革,在我省广大口腔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稳步推进工作,学会活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一、发挥学会、质控中心引领作用,共同抵御新冠疫情
        面对2020年突然发生的新冠疫情,口腔科又是新冠疫情感染的重点防范单位/科室,安徽省口腔学会、安徽省口腔医学质控中心,积极应对,于1月28日,向安徽省卫健委提出《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口腔专业诊疗的请示》,其后,参与建议,卫健委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口腔诊疗工作的通知》。发布《共克时艰,致全省口腔专业医护员工的慰问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的口腔医疗机构急诊诊疗工作指南》,指导全省口腔医疗工作者共同面对疫情,提交一份我省口腔医疗机构零感染的完美答卷。疫情稳定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建议有序恢复口腔诊疗,提交《关于有序恢复口腔专业医疗服务工作的请示》,引导有序复工。
        为了支援全国、尤其是湖北武汉的新冠疫情防控,安徽省口腔学会民营口腔分会,第一时间倡议全省民营口腔同仁积极响应中华口腔医学会号召,捐款捐物,累计捐款逾40万元,学会也积极发出倡议捐款捐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通过公众号,发布口腔急诊应急处置等推文百余篇,动员全省口腔同行、学生积极献血等。奋战抗疫一线,安徽省立医院口腔科护士刘凯至武汉同济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程婷护士至武汉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合肥市口腔医院等参加合肥南站、高速出口等地的疫情防控检查等,谱写逆行者之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民营口腔分会等获2020 中部(武汉)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感恩口腔人·情满大江城”抗疫表彰。
        二、密切联系上级主管部门,继续加强学会建设
        8月,省科协学会联系人、学会部,专门到学会驻地继续调研,传达中国科协等对社团改革的新要求、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了解学会工作的建议、困难等。12月,批复同意安徽省口腔学会名称变更为安徽省口腔医学会,学会名称变更也得到安徽省民政厅社团组织管理局的关注,目前也顺利完成名称变更手续。
        认真落实学会各项日常工作,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召开第二届第二次会长联席扩大会议2次(线上1次)、常务理事会1次和理事会各1次,审议通过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换届和第二届组成人员名单,主委任重鸿连任。
        各专委会应用线上平台,开展风格各异的组织活动。其中,牙周专委会通过腾讯会议室召开年度工作会议,2020年在牙周专委会微信群内共举办6场主题线上学术讲座和4场临床病例讨论,累计观看人次1000人次以上,借助其他直播平台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数次,向广大会员推广牙周临床新技术新进展。
全科口腔和口腔预防专委会携手在亳州举办专委会工作会议和学术年会。邀请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台保军教授、彭彬教授,南开大学口腔医院陈瑞扬教授,就口腔预防保健、根管治疗并发症防治策略和口腔粘膜病的精准治疗等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组织专家前往合肥市瑶海区疾控中心、临泉县医养院、六安金安区、裕安区、宁国市中溪中心小学、石台县横渡镇中心小学等进行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宣讲。11月,发动预防专委会委员及会员积极参加全国口腔预防专委会学术年会。
牙体牙髓专委会、口腔护理专委会、口腔种植专委会民营口腔分会、儿童口腔专委会等均在省学会年会期间,召开工作会议和学术活动。牙体牙髓专委会成功举办首届中青年专家论坛,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科学研究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侯本祥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孟柳燕教授等进行2020年省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演讲。
        口腔护理专委会学术年会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徐佑兰主任护师,安徽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教授李伦兰等做专委会专题演讲。
口腔种植专委会主办2020年口腔种植专委会病例大赛,安庆朱小龙口腔医院刘安宁医师“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一例”获评一等奖,专委会同时举办了适宜技术推广活动,
        三、做大做强精品学术年会 召开2020年全省口腔学术年会
        12月25日至29日,2020年全省第6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暨安徽省口腔学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在合肥乐富强铂悦酒店召开。
学术年会与专委会年会联袂献演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邀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郭传瑸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张晨教授、侯本祥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陈智教授、孟柳燕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陈吉华教授、陈永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旭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余优成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袁泉教授、满毅教授,南京大学口腔医院闫福华教授等联袂演讲,精彩纷呈,为我省口腔从业者提供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首次启用图片直播,浏览量68228次,有效的提升了会议关注度。会议也同时吸引了34个参展厂商的积极参与。 
        四、增进与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兄弟省份医学会的活动交流
        承担中华口腔医学会和我省口腔医学学术的联系和交流,加强同兄弟省、市口腔医学学术团体的联系和交往。
        学会领导按期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理事会议和会长、秘书长联席工作会议,并及时传达中华口腔医学会相关活动和举措。
         9月组织华东地区白玉兰口腔优秀病例征集安徽赛区比赛,遴选推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亮医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汪洋医师参加华东地区白玉兰口腔优秀病例展评,并分获三等奖。组织学会领导等二十余人参加12月份华东六省一市2020年第十二次口腔学术会议活动。
        11月,积极动员参加2020中国中部(武汉)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与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国口腔医学人才招聘大会。学会会长何家才教授作“GBR技术的临床程序与风险控制”专题报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李颂、陈叶俊,合肥市口腔医院汪涌、王芳云等大会发言,李全利教授再次领衔中部五省青年医师/研究生唇舌论道--口腔修复学术争鸣辩论会,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刘泽婷医师参加中部五省青年医师代表正畸病例大赛,入围十佳演讲者,获从多个层面展示安徽口腔同仁的学术地位和水平。
        五、积极开展科普宣教、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根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2020年“9·20全国爱牙日”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安排,学会专门发布《关于开展 “全国爱牙日”及“全国科普日”大型活动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理事单位、各省辖市口腔医学会及全体会员,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各理事单位积极响应,深入学校、社区、幼儿园、书吧等开展口腔检查和宣教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合力,极大的宣传和推动了全民口腔保健意识。
        六、加强横向联合,优势互补,服务口腔专业人员
        与安徽省口腔医学质控中心、安徽省医师协会口腔科医师分会等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参与、组织学术活动交流、口腔质控检查等,更紧密的联系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
依靠支撑单位的支持作用,学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并且交相辉印,共同促进发展,唱响安徽声音。
        七、发展会员,强化会员服务意识
        会员是学会的主体和基础,为规范学会会员管理工作,提升学会会员信息服务能力,促进学会会员工作快速发展,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应大力发展安徽省口腔学会会员。
        积极做好会员服务工作。2020年,我们重点做好学会网站建设推广工作,加强学会组织力和宣传力,学会主办的重要活动力争全部网上报道,并为各地市宣传报道提供平台;完善安徽省口腔学会理事群,学会重大活动、工作会议、最新动态等及时在微信群中发布,期望产生级联扩大效应。积极举荐人才,通过学会、专委会途径,积极推荐有学术影响力,热心学会事务的人员,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专委会常务、委员等,推荐参加全国讲学、评委等。
吸引更多的团体和个人加入安徽省口腔学会,推动和提高安徽省口腔学会的建设与发展。
着手建立学会通讯联系人制度,充分运用和建设学会宣传平台,对内促进信息交流,对外宣传推广。
        八、完成学会年检、科协综合统计等工作。
2021年工作计划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对口腔医学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与信念,更好地引导广大口腔医学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术年会质 量,丰富学术年会的内容。使我们的年会真正成为我省口腔医学工作者称赞的精 品年会。
加强口腔科普工作,加强大众口腔健康教育。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为主线,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手段,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促进大众口腔保健意识和基本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的全面提升。
        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总结交流专委会管理经验,逐步开展对每一个专委会(分会)的学术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实行量化评估。
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申请参加全省性积极社会组织评估。积极探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开拓学会参与公共科技服务的渠道。
更多的开展医疗扶贫、科技扶贫等公益活动,坚持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作用。